![]() |
“我喜欢XX,更喜欢这座城市的你”“我在XX很想你”“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XX”……最近,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晒出了打卡“浪漫风”网红路牌的照片。不少网店提供网红路牌定制服务,产品页面显示“引流利器,某平台同款”“打卡路牌”,目前,不少城市的网红路牌已被相关管理部门拆除。
“浪漫风”网红路牌之所以风靡,除了贴合年轻人普遍爱玩梗,喜欢打卡拍照,在各类社交平台分享日常和旅游经历外,还因为起初,此类接地气的路牌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城市宣传方式,作为一种行走在城市中偶然撞见的美好,让居民和游客眼前一亮、心头一动。而商家为吸引年轻人来店消费,选择设置路牌引流,从出发点上是一种市场行为。
创意的分享流行无可厚非、也值得鼓励,但前提是不对公共空间造成干扰。商家竞相模仿网红路牌,无疑会使交通秩序和城市管理产生不便。一来,网红路牌和道路标识从外观上相差无几,让许多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傻傻分不清道路上的是“浪漫”的“引流”路牌还是正儿八经的“引路”标识。二来,城市道路属于公共资源,商家于理无法私自占用道路进行商业引流。
事实上,今年5月份开始实行的《地名管理条例》中,已明确规定关于任何单位、个人不得擅自设置、拆除、移动、涂改、遮挡、损毁地名标志。否则将由地名标志设置、维护和管理部门责令改正,并对责任人员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等相关条例。笔者也曾在封闭的主题景区内看到此类“浪漫风”路牌,就无上述不便之处。可见,创意用得规范,就可以兼容一座城市的个性表达与管理秩序,让“为难”变成“两全”。
此外,太多相似重复的网红路牌接连出现,实际上让起初“万一挑一”的创意变成了“千篇一律”的模仿。长久下来,随着互联网热度的不断更迭和大众逐渐的审美疲劳,“打卡点”也就不再值得打卡。无论是城市宣传,抑或是商业“引流”,抓风潮固然重要,但切不可盲目跟风,不断思变思新才能让“浪漫”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。否则,潮水过后,只剩下数不胜数的过时网红路牌在“裸泳”,后续的拆除对城市管理又造成了一大负担。
商家“引流”更有规范,文明城市才能更加“浪漫”;路牌设置更加严肃,交通秩序才能更加井然有序。而对于此类拉进年轻人和旅游城市距离的“浪漫”表达,不妨在规范引导的前提下,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中去。(陈与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