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白露过了,中秋翩然而至。阖家团圆的人们欢声笑语,难以归家的游子则牵挂之情渐浓。这是一个抬头看月亮的日子,平日里人们匆忙的脚步此时为这一轮明月而驻足。
“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意。”明朝的《西湖游览志余》这样记载道。无论身处在怎样的山川异域,月亮却始终永悬不落。相信中华儿女抬头望月的无数个瞬间,都更能感受到月光的轻盈柔和。独自的旅途,亲人的牵挂像温和的月光一般,照进梦里,也照进心里。“前望舒使先驱兮,后飞廉使奔属。”《雨巷》作者戴望舒名字中的“望舒”二字,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。中秋节的文化意象,是中华儿女独特的浪漫表达,直抵国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。
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月光入梦,给中华文化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中秋与月亮,构建起一个有诗与友、有画与酒的诗画中国。而如今,中华文化的内核也在时代征程中历久弥新。今天,就在我们遥望的月球上,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和“玉兔”二号月球车发来了它们在月球的工作报告。中国探月目标,于2004年立项,从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,到2020年嫦娥五号返回,我国已经完成了探月工程三期“三步走”的目标。从屈原的《天问》到如今的逐梦航天,中国人对月亮、对宇宙的好奇探索和骨子里坚韧不拔、求真务实的宝贵品格未曾更改。抬头看见了月亮,低头看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科研创新和开拓进取。
明月清辉,清风和畅。一轮皎洁的明月,也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里崇尚的两袖清风、光明磊落。近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鼓励广大消费者主动参与社会监督,用随手拍的形式记录违反标准和公序良俗的过度包装月饼。这就说明,崇德尚俭、追求清正的社会风尚得到重视,廉洁过节的社会共识让节日氛围风清气正。“明月如霜,好风如水,清景无限。”中华儿女重亲情、重道义,才正有“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”的千古佳话,抬头望的是明月,也是人们心中一份简单而又澄澈的美好。
据交通运输部9月8日公布的数据,经综合研判,预计今年中秋节假期全国日均发送旅客约2400万人次,同比下降32%。许多人们离开家乡求学工作,因种种原因无法返乡与家人共度中秋。但是,相信心有灵犀的家人们,即使彼此的距离不断拉长在经纬线之中,但因为心灵坐标系的无限趋近,依然奔赴在相聚的路上。中秋,传递的是一种无需多言的家国情怀,一如月光也沉默无言,唯将清辉映照于中华儿女的精神长河和现实生活的时时刻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