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:0791-86849275 广告:0791-86847125 投稿:news@jxwmw.cn
 

您当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网  >  时评  >  文明时评

“学会放手” 让劳动教育在家庭中“落地生根”

2023/04/10 17:24   作者:汪代华  编辑:陈其兴   来源:四川新闻网

  劳动对于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,是实现人的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。随着劳动教育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,劳动教育开展在校园里“落地生根”。然而,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依然缺失严重。家庭教育该如何让孩子发现劳动之美,体验劳动乐趣,是一个待解难题。

  劳动教育被列为必修课程,但在家庭中依然缺失严重。长期以来,由于各种原因,大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、劳动意识缺乏,劳动教育正被淡化、弱化,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、轻视劳动,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。劳动教育如何在家庭中“落地生根”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。

  之所以出现劳动教育的“浮萍现象”,很大程度上与父母不会放手有关。不少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家孩子“输在起跑线上”,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劳动教育,家长们热议的通常是“上几门补习班”“作业写到几点”“假期去哪游学”等。至于劳动,离孩子生活好像有点远。

  有些时候,家长为了让孩子成绩更好、履历更光鲜,过度地帮助孩子,甚至有些家长直接介入原本属于孩子的赛道。家长甘当“千手观音”,舍不得放手,过度帮助孩子现象是一种普遍心理。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,含在嘴里怕化了,放在手里怕飞了。“大学生脏衣服寄回家洗”“父母坐飞机送馄饨”,“上学带几百双袜子”等新闻被频频爆出,人们在羡慕家长的同时也在发问:“这能让孩子长大吗?”的确,孩子是家庭的未来,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家庭注目的中心,因为过分关注孩子,不少家长不知不觉会走入“爱的误区”。

  一直以来都存在劳动教育难的现实问题。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,也不利于人类的进步。意识决定行动,正是基于对劳动重要性的认识,培养劳动意识成了一项“必修课”。让学生不仅深入田间地头,施肥、耕地,脚踩泥土却手捧希望,据此真切的认识劳动的可贵、感受收获的喜悦,更能通过劳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,增强实践的能力。可以说,从中习得的知识,是对书本知识的补充,也比书本丰富得多。

 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使命。正视和解决当前劳动教育中的问题,需着力克服重智育、重升学率、重毕业率、重就业率、轻劳动教育的片面发展“顽疾”,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,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。劳动教育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基础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重新审视和强化劳动教育,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、培育时代新人无疑具有重大意义。对劳动意识的培养需要抓早抓小抓细,需要从娃娃时候开始抓,既要孩子培养爱劳动的习惯,也要培养爱护和尊重他人果实的行为,让热爱劳动、尊重劳动者与劳动果实的意识入耳入脑入心。劳动教育之于学生而言,具有塑造健全人格、磨炼顽强意志、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,弘扬劳动精神、加强劳动教育、重申劳动价值,必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
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导航 | 广告服务 | 意见建议 |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
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、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| 江西日报社 主办 | 举报电话:0791-86847779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: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-1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6120170003 赣网文[2021]1463-016号
出版许可:新出网证(赣)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B2-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3612008001
新闻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创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户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