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”。中国的主会场活动于5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,将围绕主题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,进一步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。
博物馆是中华文明和历史遗产的宝库。了解一座城市,要从当地的博物馆开始。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各地博物馆游人如织,“博物馆热”持续升温。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,共接待观众5054万人次。这背后不仅在于博物馆为群众奉上了丰厚的“文化大餐”,更是国人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生动缩影。
博物致知,阅见文明。当前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高品质的精神文化有更多的需求。博物馆办得成功与否,不是看馆藏的多少,关键是看能否融入百姓生活,满足受众需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,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,博物馆平均每年以数百座的数量持续增长,中国备案博物馆总数为6565家(截至2022年),总数排名世界前列,免费开放率超过90%。充分利用微信、微博、网站等社交媒体,开展云展览、云教育和云直播等线上传播方式,数以亿计的观众足不出户共享博物馆发展成果。一组组数据鲜活生动地展示着,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,“量”上增长的同时,服务“质”上有提升,更多的馆藏文物“跳”出展柜、“活”在云端、“走”进现实,真正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为广大公众提供高品质文化服务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“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”。博物馆既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宝库,也是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,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将推出“秦汉文明”系列重磅展览和“从长安出发: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”,并开展“千年秦汉博物古今”博物馆之夜活动,举办博物馆日主论坛、青年论坛、策展人论坛和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。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,精心策展布展,开设“第二课堂”,发挥以文化人、以文育人的作用,同时,深化交流合作,开展创新性研究,今年的主会场活动可谓丰富多彩,精彩纷呈。为此,各地也要活化利用博物馆资源,让历史“可感知”、让文物“会说话”,让人民群众在这所“大学校”中受教育、有启发。一方面,要插上科技“翅膀”,让展柜里的国宝“开口说话”,让库房里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使文物古韵焕发新生,让人们在“打卡”博物馆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激发奋进力量。另一方面,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研究阐释,挖掘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,讲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,让“博物馆里的文化”直抵人心,推动博物馆热持续“火下去”。
知所从来,方明所往。博物馆的力量来源于共享。在博物馆日来临之际,各地博物馆要以此为契机,激发创新活力,解好教育和研究“必答题”,推出“新玩法”、讲出“新味道”,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博物馆,感受文化魅力,汲取精神滋养,让博物馆更有力量。(彭松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