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:0791-86849275 广告:0791-86847125 投稿:news@jxwmw.cn
 

您当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网媒体融合技术平台  >  时评  >  媒体评论

在“双减”中做好课间5分钟“加法”

2025/02/12 11:20   作者:薛蓓  编辑:邓望   来源:扬子晚报

  开学在即,2025年春季学期最受江苏家长、老师关注的消息,“课间10分钟变成15分钟”一定在其中。课间增加短短5分钟,对于中小学生来说,意义却不小。“双减”政策下的这道“加法”题,十分有必要,也应多方携手来交出好答卷。

 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印发的《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“2·15专项行动”的通知》,明确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,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。课间15分钟,应该用于什么?怎么用?又有哪些注意事项?这些都是摆在学校、家长和学生面前的切实问题。

  让课间15分钟真正发挥作用,需要确保课间用于孩子放松身心,落到实处,名副其实。课间,在不少70后、80后的记忆中,是欢笑声此起彼伏、校园里活力满满的时候,但近年一些学校场景中的课间10分钟则让网友、家长诟病:“拖堂2分钟,提前上课2分钟……”这种静悄悄、被压缩的课间,或是出于保护孩子安全的考虑,或是为了确保孩子学习的“专注”,但究其根本,是对教育理念和成长规律的理解和落实不科学、不到位。

  每节课之间有休息时间,是符合青少年身心生长需求、发展规律的合理设置。课间15分钟,增加的5分钟要真正用于尽可能让孩子“走出教室”,在户外、在阳光下充分放松身心,或游戏,或体育锻炼,或与同学交流。休息好才能更好地提升学习的专注力,就学校、家长和学生来说,首先要形成共识,一起推动孩子养成课上认真学习、课间也真正休息调整的良好习惯。

  作为课间15分钟的主要场域,学校的作用可以说最为关键,需要做好提前规划和落地实施,安全、绿色等方面的全面考虑不可少,课间活动的设备、场地、内容怎样更新,也需要做好安排。既要严守有序安全防线,又要灵活、因地制宜做好这道5分钟的“加法”,同时统筹好课间15分钟和大课间、每天1节体育课等各项活动和锻炼时间,才能让增加的时间发挥最大效应,产生辐射作用,为孩子整个中小学生涯甚至一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身心基础。

  目前,一些学校已经发布了开学指南,明确课间休息15分钟,不少学校已经在场地、设施、活动各方面开展安排。不过,还有一点值得思索的是:课间15分钟究竟怎样度过,是不是还可以多征求一下孩子们的意见?在统筹确保安全的基础上,让学校的“小主人”们就怎样课间休息和活动来提出合理化建议,让他们能参与到和自己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,不仅能促动孩子们自发养成良好作息,还能让他们发挥主体作用,提升主人翁意识。

  新学期,新气象!在“双减”政策下,做好课间15分钟以及每天1节体育课等“加法”,将为学生减负并提升其身心全面发展空间、提高教育实效融合,方能更好地保证孩子们阳光、快乐、健康成长。相信在接下来科学合理的落地实施中,学校、家长、学生、社会一定能够携手答好这道题,让课间的5分钟“加法”成为教育“加分题”。(薛蓓)

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关于我们 | 网站导航 | 意见建议 |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
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、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| 江西日报社 主办 | 举报电话:0791-86847779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: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-1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6120170003 赣网文[2021]1463-016号
出版许可:新出网证(赣)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:B2-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3612008001
新闻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创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户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